本期導讀
新基建浪潮下,能源行業也進行著新一輪變革。傳統能源或環境基礎設施因為缺乏遠程監控機制,無法在第一時間發現設備異常或故障,導致使用率極低、甚至廢棄不用。因此研華以工業物聯網概念為基礎,發展出WISE-PaaS工業物聯網云平臺 ,攜手行業系統集成伙伴,共創打造專注智慧能源與環境領域的創新行業解決方案,共同解決地球能源不足與環境污染的問題。
近年來天氣異常導致的災難頻傳,能源短缺與環境永續議題一直受到高度矚目,世界各國皆在大力發展能源與環境基礎建設,包括風力發電、太陽能發電、廢水處理等。但各行業應用場景不同,數字化轉型的路上仍面臨諸多困難,如:
●通訊末端不可達,數據采集能力有限;
●不能實時和內外部協同,溝通成本高;
●缺乏遠程管理監控機制,無法在第一時間發現設備異常或故障;
●運維檢修效率有待顯著提升,應急指揮和重大搶修手段有限;
01、攜手SI發展可快速復制的I.App
為協助城市的能源與環境保護設施從傳統管理走向智能運維,研華憑借過去累積了30多年的硬件技術和經驗,于2014年推出WISE-PaaS工業物聯網云平臺,讓系統集成商(SystemIntegrator,簡稱SI)可以利用平臺上提供的各種技術組件,輕松地將數據匯整在云端,進而創造各種新的服務模式。
近一年來,研華基于WISE-PaaS云平臺,提出了工業物聯網行業解決方案(I.App)的概念。要SI在WISE-PaaS平臺上開發I.App,需要具備數據預處理、數據分析等強大的IT能力,規模較小的SI,可能因為比較缺乏信息開發資源,因此無法利用WISE-PaaS平臺開發I.App,因此研華又推出架構在WISE-PaaS平臺上的WISE-PaaS/WISE.M+平臺。
因為環境與能源產業范疇太廣,各領域的專業知識和應用需求都不盡相同,SI想在WISE-PaaS上開發智能環境與能源應用,仍需要花費不少時間。
因此,研華便將行業中構件相同的部分,歸為“通用I.App”;行業不同且差異甚大的運作流程,歸為“專用I.App”。如此一來,SI可以根據行業應用的需求,重構兩種類型的I.App,快速復制物聯網應用,加速智慧能源與環境在世界各城市落地開花。
WISE.M+是一個I.App管理平臺,它具備數字孿生能力,可預處理設備的龐大數據。基于此平臺,研華可以攜手SI一起打造可解耦再重構的I.App,便可快速把已經在A場域完成的智能應用,復制到B場域。
搭配WISE.M+的推出,研華也順利將傳統圖控軟件WebAccess/SCADA進化為工業4.0對接平臺,包括優化圖控人機接口、納入3D組態功能,以及強化數據擷取功能,讓SCADA不只能擷取PLC控制器的數據,也可搜集ERP等IT系統信息,可協助管理者進行更智慧的決策。
02、加速育成更多智慧能源共創伙伴
從WISE-PaaS到WISE-PaaS/M+平臺,研華一直秉持著一個核心思維,那就是由研華負責處理擷取數據、數據預處理、數據規整、數據顯示等復雜工作,SI只要根據產業知識發展相應的智能服務流程,就能完成物聯網云端監控解決方案的開發工作,如此一來,SI即可把專注力放在優化營運服務的創新上,創造更多物聯網創新應用。
而SI這些創新的行業智能應用,要如何在全球各地發光,研華想到的答案是“共創”。研華在2018年提出共創策略,從產品開發、銷售到營銷的全方位合作,協助SI變成可深耕于產業的專業系統集成商。如此一來,不只SI的物聯網智慧應用可以拓展到海外市場,也能加速智能地球的推動,就以智慧能源與環境管理領域來說,確實已有不少成功實踐案例。
●鴻凱科技與研華展開合作開發了暖通空調行業的EMS智能能耗管理系統,有效提升能耗管理效率;
●研華智能光伏運維系統,應用于全球最大單體光伏電站——阿聯酋阿布扎比Sweihan電站,實現遠程運維和精細化管理;
●紫光測控和研華科技合作,打造強大“神經網絡”,助力海西州風電項目實現智慧運維;